[藥用植物]艾-菊科
艾-菊科
學名:Artemisia indica
別名:五月艾、野艾蒿、香艾。
用途:料理食材、香料、藥用,纖維可編織或製成多種用品。

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根莖橫走,地上部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全株被灰白色絨毛。

葉互生,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葉緣有粗齒,表面有白色腺點,背面密生白毛。

頭狀花序,排列於枝頂或葉腋,花小,黃色或淡褐色。

瘦果長橢圓形、無冠毛。

艾草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,雖然都稱為艾草,但變種很多,常見依分佈範圍分成平地艾及高山艾兩大類,民間依照香氣及苦味分成甜艾、香艾。
除了艾草外,菊科非蒿屬的植物中也有艾字,像是艾納香,也稱為大艾。藥用的芙蓉,植物名為蘄艾。
艾草可以食用,纖維柔韌、細緻,可用於編織、造紙,早在詩經時代,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。艾草的嫩葉炒食或加麻油煎蛋,味道有點苦澀;葉片搗汁可加入麵團中製作草仔粿。
艾草的香氣芬芳,傳統上來說被認為能驅避蛇蟲、舒緩安神的作用;像是端午節會在門口掛上艾草,傳統上也用艾草來沐浴當作淨化身心的材料。
艾葉曬乾後,經敲打去雜質後可得到艾絨,艾絨芳香,會當作香包的填充物,也能可當枕頭的填充物或印泥的原料。
燃燒艾絨被認為能驅避穢氣、趕走蛇蟲,因此常被當作天然的蚊香。民俗鍼灸術的「灸」,也是燃燒艾絨。

艾草的藥用價值很多,味辛、苦,性溫,具有理氣血、逐濕寒、安胎、止血的功效,中醫用於調經、安胎、改善心腹冷痛等。
民間驗方:
頭痛、頭風:艾草頭、大風草頭、七葉埔姜頭、紅雞屎藤燉豬腦或雞頭。
膽固醇偏高:艾草鮮品燉煮絲瓜。
皮膚癢、疥癬:艾葉加小飛揚、三角鹽酸煎水洗。
虛寒經痛:艾葉加香附、紅糖水煮飲用。
筋骨痠痛:艾草頭、山葡萄、桑根、骨碎補、五加皮用米酒煎煮。
寒宮不孕:艾葉、益母草、紅糖燉煮雞蛋,於經期後服用。
(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有需求請詢問專業醫事人員)
艾草適合種於溫暖的向陽處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;艾草仰賴地下根延展,土壤不宜太硬,讓根部在地下竄生,植株會更加強健。
2020.08.11初稿 2023.01.16修正
學名:Artemisia indica
別名:五月艾、野艾蒿、香艾。
用途:料理食材、香料、藥用,纖維可編織或製成多種用品。
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根莖橫走,地上部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全株被灰白色絨毛。
葉互生,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葉緣有粗齒,表面有白色腺點,背面密生白毛。
頭狀花序,排列於枝頂或葉腋,花小,黃色或淡褐色。
瘦果長橢圓形、無冠毛。
艾草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,雖然都稱為艾草,但變種很多,常見依分佈範圍分成平地艾及高山艾兩大類,民間依照香氣及苦味分成甜艾、香艾。
除了艾草外,菊科非蒿屬的植物中也有艾字,像是艾納香,也稱為大艾。藥用的芙蓉,植物名為蘄艾。
艾草可以食用,纖維柔韌、細緻,可用於編織、造紙,早在詩經時代,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。艾草的嫩葉炒食或加麻油煎蛋,味道有點苦澀;葉片搗汁可加入麵團中製作草仔粿。
艾草的香氣芬芳,傳統上來說被認為能驅避蛇蟲、舒緩安神的作用;像是端午節會在門口掛上艾草,傳統上也用艾草來沐浴當作淨化身心的材料。
艾葉曬乾後,經敲打去雜質後可得到艾絨,艾絨芳香,會當作香包的填充物,也能可當枕頭的填充物或印泥的原料。
燃燒艾絨被認為能驅避穢氣、趕走蛇蟲,因此常被當作天然的蚊香。民俗鍼灸術的「灸」,也是燃燒艾絨。
艾草的藥用價值很多,味辛、苦,性溫,具有理氣血、逐濕寒、安胎、止血的功效,中醫用於調經、安胎、改善心腹冷痛等。
民間驗方:
頭痛、頭風:艾草頭、大風草頭、七葉埔姜頭、紅雞屎藤燉豬腦或雞頭。
膽固醇偏高:艾草鮮品燉煮絲瓜。
皮膚癢、疥癬:艾葉加小飛揚、三角鹽酸煎水洗。
虛寒經痛:艾葉加香附、紅糖水煮飲用。
筋骨痠痛:艾草頭、山葡萄、桑根、骨碎補、五加皮用米酒煎煮。
寒宮不孕:艾葉、益母草、紅糖燉煮雞蛋,於經期後服用。
(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有需求請詢問專業醫事人員)
艾草適合種於溫暖的向陽處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;艾草仰賴地下根延展,土壤不宜太硬,讓根部在地下竄生,植株會更加強健。
2020.08.11初稿 2023.01.16修正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