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3的文章

[藥用植物]鳳尾蕨-鳳尾蕨科

圖片
鳳尾蕨-鳳尾蕨科 學名:Pteris multifida  別名:鳳尾草、井邊草、腳雞草。 用途:清熱利溼、涼血解毒。 多年生草本,根莖短,被有鱗片。 葉叢生;柄細長,一回羽狀複葉,葉軸有翅,羽片邊緣鋸齒狀,側羽片2至4對,幾乎無柄,下側羽片之基部呈1至2叉。 葉兩型,營養葉長15~25公分;孢子葉長度20~45公分,葉面羽片邊緣有連續的孢子囊,孢子囊群蓋稍超出葉緣,膜質。 孢子囊在夏秋兩季較為常見。 鳳尾蕨科的植物都喜歡生長於石灰岩地質,所以在石灰岩、珊瑚礁岩的環境較常出現, 人造的水泥、磚造建物也非常適合生長,所以可以在都市中的建築物角落、 水溝、磚牆的角落縫隙,發現它的存在。 葉片分裂如鳥爪狀,因此有雞爪草、雞腳草的稱呼。 葉片形狀特殊,常被當作綠化景觀植物,種植於水池邊、造景石旁或盆植觀賞。 《本草備藥》:生人家牆陰,秋冬不凋,一名鳳尾草。形如雞腳,又名雞腳草。 鳳尾蕨是台灣常見的青草茶原料,解熱又利濕,很適合夏天飲用。 鳳尾蕨味道微苦、淡,藥性寒涼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利濕消腫的功效。 傳統用於排尿不順、腹瀉痢疾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在台灣民間亦用於改善肝炎、 火氣大引起的口腔發炎、牙痛、等症狀。 煎煮後的湯液會用於外洗創傷,或是洗滌眼睛發炎,像是角膜炎、眼翳、感染性發炎等。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,鳳尾蕨的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桿菌、大腸桿菌、 人型結核桿菌都有抑制作用,因此能抑制傷口的感染問題。 中藥稱為百腳草的藥材是鳳尾蕨;但台灣民間俗稱的百腳草,則為卷柏科的翠雲草。 (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有需求請詢問專業醫事人員) 2020.01.02初稿  2023.05.11修正